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新华每日电讯:比美国黄石更有历史底蕴的“中国黄石”

日期:2018-08-13 09:23:49 来源:网络整理

这个地方,古时因“大兴炉冶”而得名,有着 3000 多年的冶炼史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源源不断为共和国建设提供“工业的粮食”,形成了“亚洲第一采坑”

数年间,毛泽东两次来到这里。这里立市之初,连马路都没有。毛主席说:“我骑着毛驴也要去看看”

新华每日电讯:比美国黄石更有历史底蕴的“中国黄石”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天坑”。摄影:何戈(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完颜文豪

美国有世界闻名的“黄石国家公园”,你可知道,中国中部有一个“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虽然现在名气没有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大,但论起“资历”,论起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美国的黄石,恐怕远不如中国的“黄石”。

滚滚长江水,过武汉,向北拐个弯折向南,浩浩汤汤地流经鄂东南,位于江南岸的这片土地即是黄石市,古时属于大冶县。28.4万年以前,早期智人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令考古学家惊叹的石龙头旧石器遗址。

1973年,考古学家在大冶铜绿山发掘一处持续千年的古铜矿遗址,中国古代高超的采矿和青铜冶炼技术,由此走入人们的视野。

无论是贯穿3000年历史的古代,还是发轫于100多年前的近代,抑或是伴随着共和国工业建设的现代,丰富的矿藏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珍贵“礼物”,“矿冶”始终是黄石这片土地上不变的文化符号。

新华每日电讯:比美国黄石更有历史底蕴的“中国黄石”

▲下陆车站(黄石市档案馆馆藏图片)

“亚洲第一采坑”:石头上种树奇迹

25岁那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刘文祥,给湖北一家媒体写了一封信,呼吁政府部门尽快保护即将消亡的五六间“破瓦房”。

那是一座建于1892年的火车站,还保留有欧式柱头的几根立柱。这座位于黄石市老城区的下陆车站,被史学家认定是湖北省最古老的火车站。

站前的一条大冶铁路,曾串联起黄石这座城市的工业体系,也见证了这座重工业城市百年间的荣辱兴衰。

铁路的一头连着大冶铁矿,一头延伸至长江岸边。126年前,这条长18公里的湖北省第一条铁路铺设完成,开始将大冶境内优质的铁矿石,源源不断地运至江边,经长江航运输送到清末汉阳铁厂的炼铁炉里。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是后来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汉冶萍公司三大支柱中的两“柱”。

如今,这条铁路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铁路两头的山河也变了模样。

曾经的大冶铁矿,变成了今天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到了夏天,园内满是绿树红花。航拍照片中,这一带绵延的山峰上一片翠绿,中间一个巨大的倒葫芦状大峡谷,还记录着人类的采矿活动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这是被喻为天坑的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东西跨度2400米,南北跨度1000米,坑口面积达118万平方米,相当于165个标准足球场。在经年累月的矿石采集后,形成了落差达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

这个“亚洲第一采坑”的形成,伴随着共和国的工业化建设。从1958年至2016年,工人们从这里累计采出原矿近1.4亿吨,生产铁精矿近8600万吨,为武钢提供的铁金属量占武钢生产全部生铁总量的70%。大冶铁矿成为名副其实的“武钢粮仓”。

1956年,21岁的马景源,从华中钢铁公司大冶技校毕业,跟全班30多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刚重建不久的大冶铁矿。此后,从电工到车间团支部书记,再到任职矿志办主任,参与编纂《黄石市志》《汉冶萍公司志》,他亲历了矿区的生态蝶变,也记录了它的繁荣、衰落与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工业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大冶铁矿开始向武钢大量贡献矿石资源。然而,经过日积月累,采矿排出了约3.7亿吨废石,废石堆在矿区周边绵延十多里,堆积出几座几十米高的小山。

马景源印象中,废石堆延伸到周边的很多村庄,村庄迁走后,光秃秃的废石,淹没了原先的树木土地,动物鸟类没了踪影,那时的矿区周围是一片死寂的情景。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负责人阎红勇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矿区开始意识到不能再让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并尝试在废石堆上种树,经过反复尝试,最终发现了成活率较高的刺槐。

从那时起,矿区开始大面积栽种刺槐。此后30多年时间里,一代代工人们前赴后继,在原本寸草不生的废石堆上栽种了120多万株刺槐,昔日的废石堆变成了面积达366万平方米、相当于约8个天安门广场的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生态林。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创造了“石头上种树”的奇迹。

马景源记得,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大冶铁矿最好的年代,有一万多工人,每年出产500多万吨铁矿石,“企业效益好,员工福利好,到了夏天冰棒、汽水都是免费的,大家干劲特别足。”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大冶铁矿的矿石资源逐渐枯竭,矿区开始逐年减产,从辉煌时的每年500多万吨,减到前些年的几十万吨,职工从一万多人变成了一千多人。

进入21世纪以来,凭借着独特的矿区景观和绿化成果,大冶铁矿进行转型探索。2007年,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建成开园,成为我国第一家国家矿山公园。园内一片空地上,工人们用钢铁废料制作成工艺雕塑,建成矿冶博览园。原有的铁矿设施,被改造成“井下探幽、石海绿洲、九龙洞天”等旅游景观。

如今的这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黄石工业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每年接待的游客已经达到10万人次。

新华每日电讯:比美国黄石更有历史底蕴的“中国黄石”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的浮雕。本报记者完颜文豪摄

沿江小镇的千年冶炼史

黄石市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从1950年建市到现在也不过68年,但又有着古老的历史,在1950年以前是属于大冶县的沿江小镇。古时大冶在历史上因“大兴炉冶”得名,有着3000多年的冶炼史。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内,半圈矮墙上镌刻着17组铜浮雕,述说着大冶铁矿的千年采矿史。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属于大冶的高光时刻,大多与该地的铜铁矿物有关。

公元226年,三国时期的孙权利用铁山矿石,铸造刀剑,与魏、蜀抗衡;隋朝时期,隋文帝杨坚下令在铁山南设置十座炼炉,铸造五铢钱;南宋时,岳飞令岳家军在大冶一带劈山开矿,锻造“大冶之剑”与金兵作战。

矿山公园内,浮雕一侧是为纪念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而建的怀盛亭。两年前,铁山区的新桥洞,经过改造后被命名“宣怀门”。长江南岸的汉冶萍遗址内,树立着两座高7.2米的雕像,是为纪念均在72岁辞世的张之洞和盛宣怀。这些都在诉说着这两位历史人物与这座城市的时空联系。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