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日期:2018-08-09 17:49:06 来源:网络整理

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在丽江穿流而过

  

  在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等地调研时,《瞭望》记者了解到,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相关地方在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保护与发展协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共同守护着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也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生态补偿助推流域保护协同发力

  河长制让河清水净责任到人

  引导全民“护河”和全民“治河”

  建立奖励举报机制

  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日前在云南丽江长江第一湾拉开序幕。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丽江市玉龙县江边,看到一排排茂密的柳树。过去50余年为了防止洪水淹没土地,老百姓自发在江边种树。如今,这片“江边柳林”已达350多万棵。今年77岁、在江边种了40年树的和泽周说,要一直种下去。当地一位干部告诉本刊记者,“现在老百姓保护长江生态的想法很质朴,那就是不能把江水污染了,下游的人还要吃水呢。”

  在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等地调研时,本刊记者了解到,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相关地方在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保护与发展协同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共同守护着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也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守护好一方绿水青山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刚到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三股水村,便见到蜿蜒的金沙江如同一条巨型的黄色绸带飘落在群峰之间。两岸的青山与汛期黄色的江水形成巨大反差,满目的绿色越加浓烈。

  丽江因金沙江三面环绕,以“金生丽水”而得名,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记忆遗产东巴文化古籍三大世界遗产。

  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告诉本刊记者,金沙江丽江段长615公里,约占长江总长的1/10,金沙江总长的1/4,有93条一级支流,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区位特殊、位置重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围绕着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1994年,玉龙雪山区域率先停止森林采伐;1998年,又全面落实天然林禁伐要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丽江的森林覆盖率由此从1998年的40.3%提高到目前的68.48%。近年来,丽江加大了对旅游景区、长江沿岸的生态保护。比如玉龙雪山每天限流1万人,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玉龙雪山

  同属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昭通,面临着更为艰巨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任务。昭通市委书记杨亚林对本刊记者表示,作为长江上游、乌蒙山地区生态相对敏感脆弱的区域,全市山区、半山区土地占国土面积的96.4%,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土地石漠化程度15%。

  昭通把修复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推进森林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国土绿化。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人工造林228.37万亩,封山育林53.71万亩。目前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874.55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66%,森林覆盖率35.78%,森林生态环境修复成效显著。建立自然保护区12个,总面积162.3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7%。

  “昭通以长江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在全市已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23.55万亩的基础上,2020年以前还将实施198.85万亩。”杨亚林说。

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昭通水富万里长江第一港。朱大庆 摄

  滇池,一度以“高原明珠”享誉海内外。拥有35条河道支流的滇池流域,不仅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之一,也是云南省的经济重地。面积只有全省的0.78%,却承载了昆明80%、云南25%的经济产值。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滇池水质一度较长时期处在劣V类的水平。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滇池污染治理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刊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500多亿元的投入之后,滇池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治污的前十年,滇池治理以点源污染控制为主,污染的发展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第二个十年,滇池治理进入到流域系统治理阶段,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削减存量污染”。

  如今,昆明进一步转变滇池治理理念,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遵循“以水定城、量水发展、科学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全民参与”的基本原则,系统推进污染治理。截污、退人、清淤、疏浚、引水等各种举措共同发力。比如,在昆明主城及环湖建成了5722公里市政排水管网、96公里环湖截污干(管)渠、17座雨污调蓄池和2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特别是从牛栏江每年补水滇池5.66亿立方米,接近滇池容量的1/3,有力促进了滇池的“血液循环”。

  多年努力后,滇池外海和草海水质终于在2016年实现了从劣V类到V类的提升,实现了20多年来的首次突破,摘掉了“劣”的帽子。自今年起,昆明深入开展滇池保护治理“三年攻坚”行动,这一行动将大力削减流域污染负荷,让滇池水更清,实现滇池保护治理取得新突破。

  生态补偿助推流域保护协同发力

  好山好水酿好酒。赤水河这条“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河流,酝酿了茅台、郎酒、泸州老窖、习酒等数十种蜚声中外的美酒,因此也被誉为“美酒河”。

  作为国内唯一一条没有被开发、被污染、被筑坝蓄水的长江支流,赤水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区,生态价值弥足珍贵;作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质白酒产区,赤水河沿岸地区数千家酒企,为中国白酒产业贡献了数千亿产值,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以生态立身的制造业产业群。

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为了保护好赤水河,早在2011年7月29日,贵州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就通过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除了明确规定禁止在赤水河干流和珍稀特有鱼类洄游的主要支流进行水电开发、拦河筑坝等影响河流自然流淌的工程建设活动,禁止在规定区域内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外,还提出赤水河流域逐步实行水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