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我在家”获和玉资本领投超亿元融资 家居新零售掘金万亿蓝海

日期:2018-07-29 18:34:52 来源:网络整理

  

“我在家”获和玉资本领投超亿元融资 家居新零售掘金万亿蓝海

  2018年5月30日,国内首家互联网家居分享直购平台“我在家”宣布正式完成超过1亿元的A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和玉资本(MSA Capital)领投,今日资本、云九资本跟投。

  众所周知,家居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存在特殊性。一方面,线上的家居渠道没办法真正打入到渠道市场;另一方面,现有的家居卖场又太过传统,无法顺应新零售时代中国家居市场发展的大趋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在家”的模式优势才逐渐为业界所看好。

  “‘我在家’通过创新模式真正把行业的效率提高,给用户带来价值,我们相信等‘我在家’的模式规模做起来之后,将对整个新零售会起到一个标杆和表率的作用。”和玉资本(MSA Capital)合伙人梁杰如是说。

  作为家居电商领域颇具特色的新零售平台,“我在家”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已经完成了4次融资,并获得蔡文胜、徐新等一众投资大鳄的背书。而此次“我在家”再获融资,让业界对这家平台的前景更加看好。

  回溯这家平台诞生的两年,家具作为客单价高、消费低频的品类,一直以来并不被资本所看好。而围绕在这一垂直领域的创业,也难以脱离传统模式而独立存在。在一个尚没有人涉猎的领域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赵启明透露,"我在家"为了获得天使轮投资,在2016年接洽了不下百家投资人,但大多数人对这一概念持观望态度,直到蔡文胜拍板儿决定。

  "家具行业相对传统,懂的人少。大部分人会以快消品的标准来评判可行性,也导致大多数人会怀疑。"回顾初始时期颇为艰难的融资历程,赵启明坦言,向投资人阐述家具零售电商化的必要性、家居体验电商的核心价值等过程并不简单。因为,不仅是在中国,放眼世界也没有一家和"我在家"相近的模式。

  “因为我做了这么多年线下零售,我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赵启明对"我在家"将在未来对传统渠道进行革命信心满满。

  从最开始不被理解,到投资人竞相看好纷纷下注,也在表明一个深耕家居新零售的全新模式正在不断成熟。

  破局——传统家具经销商的自我革命

  “新零售100人”评价“我在家”创始人、CEO赵启明时用了“最懂家具市场”这样的字眼。某种程度上这并不夸大,因为截至目前赵启明已经在这个行业浸淫了8年之久。

  创办“我在家”之前,赵启明已经是厦门地区最大的家具经销商之一,其经营的十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达到三千多万元。从这样的一个行业地位急流勇退,转而去筹谋一个在当时尚看不清方向的新型模式,其勇气诚然可嘉。

  或许他人并不理解,赵启明当时为什么会突然间“转型”。实际上,在他从事经销商的八年时间里,赵启明就看到了这种传统模式的弊端:整个链条上最赚钱的不是生产者和销售者,而是地产商。因为信息不透明和渠道加价过高,消费者要付出远高于产品成本价的支出。

  意识到一个行业正在步入黄昏时,需要的是一场重头再来和自我革命的勇气。赵启明表示,单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传统渠道,迟早要在商业的进化与变革中被淘汰。

  “与其被动地等待被未来革命,不如主动去变革未来。”当赵启明意识到传统家居卖场渠道的诸多掣肘之后,一个酝酿已久的想法便提上了日程——试水中高端家居电商。

  今天看到的“我在家”模式,事实上和最初赵启明启动的电商项目并不一样。在试水中高端家居电商的过程中,赵启明发现了传统家具电商模式的弊端:无体验。消费者体验是电商无法逃避的一环,在传统模式下,消费者购买中高档家具都愿意去线下门店体验后购买,而电商恰巧将这一环砍掉了。

  针对这一“痛点”,赵启明主导“我在家”在业内首创了“电商平台+生活家”的业务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下,新的用户因为老用户的推荐或通过观摩老用户家具产品之后而形成最终的购买意向,老用户将获得最终成单金额的5%作为奖励。于是,让产品和价格成为用户自发的口碑传播,便成为“我在家”商业模式的独特之处。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我在家”这种集用户体验和“去中心化”的商业模式,扩充了分享经济的内涵范畴。

  事实上,赵启明创办“我在家”的这两年时间里,也是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进化速度最快的阶段。从O2O崛起到分享经济渐趋成熟,赋予了新生的“我在家”以更多可能。将体验环节引入到其电商平台,也一举完善了其家居新零售颇为重要的一环。

  内功——万亿市场里的“慢”生意

  回顾“我在家”过去两年的成长史,其市场布局速度和融资频率都在不断加快,对于一个新兴的家居电商平台而言,“我在家”的迭代速度无疑是快速的。事实上,赵启明在创业伊始就意识到,只有在短时间内抢占赛道,并在深刻理解这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以前瞻的思维来构建未来五到十年的护城河,才能在家居新零售的长跑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如果分析“我在家”聚焦所在,却发现这家企业所选择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和很多拿到融资的企业巨额投入到广告以获取曝光度和流量相比,这家新兴平台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暗处”。

  “企业发展得快还是慢,需要看自身的定位和把天花板定在何处,是想前面先快还是后面再快,都得看刚开始的基础打得好不好。”对于路径的选择,赵启明给出了答案是“稳健”。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赵启明坦言,用钱砸流量的确能在短期内获取关注度甚至能够带来盈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无法持续。如果不能把传统家居卖场渠道时代的痛点一一解决掉,短期内的引爆对于这个新兴的模式有害无益。

  而把赵启明定位的稳健分解为一个个的量化指标,就会发现“我在家”所作的基础性工作充满着繁复与艰难:庞杂的供应链、“最后一公里”的精益服务、App的完美客户体验、商品运营环节的科学衔接……,作为新兴的平台,每一个方面出现纰漏,都意味着用户的可能流失。所以,只有打好基础,未来的成长才谈得上健康。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