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监管人士谈资管新规:大部分货币基金产品可以使用摊余成本法

日期:2018-06-26 16:17:24 来源:网络整理

  日前正式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产品净值化管理方面作出了较为灵活的规定。在坚持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则下,《指导意见》鼓励以市值计量所投金融资产,同时考虑到部分资产尚不具备以市值计量的条件,兼顾市场诉求,允许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

  《指导意见》指出,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并持有到期;资产管理产品为封闭式产品,且所投金融资产暂不具备活跃交易市场,或者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也不能采用估值技术可靠计量公允价值。

  基于《指导意见》的上述表述,封闭式产品“可”采用摊余成本法,但《指导意见》对货币基金等开放式产品估值方法并未予以明确。目前,市场上的货币基金基本上均采用摊余成本法,截至2018年1月底,国内以摊余成本计价的货币基金规模已高达7.3万亿元。《指导意见》发布后,市场对于货币基金能否使用摊余成本法估值仍存在较大疑惑。

  对此,监管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关于货币基金使用摊余成本法,《指导意见》并未禁止,大部分产品可以使用。”

  去年11月份发布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对于产品净值化管理的表述是:“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净值生成应当符合公允价值原则,及时反映基础资产的收益和风险。”

  比较来看,《指导意见》在这方面的规定更加灵活,并未全部要求所有资管产品采用市值法计价,对满足条件的金融资产可以采取摊余成本法计价。

  对于封闭式产品,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指导意见》之所以会作这种调整,一方面是因为在缺乏活跃交易市场的情况下,创造出一种能够切实反映信用风险变化的估值方法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当满足封闭式、非期限错配、非资金池运作的条件下,事实上也就避免了流动性风险,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并无区别。

  至于货币基金,有研究人士表示,摊余成本法估值较市值法估值更加稳定。根据美国的经验,当美国证监会将部分货币市场基金估值使用方法由摊余成本法改为市值法,货币基金总规模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引起机构投资者将大批资金撤离由市值法估值的货币基金,进入摊余成本法估值的货币基金。

  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机构以摊余成本法计量金融资产净值,也需要对金融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摊余成本计量下的账面价值与市场公允价值间的偏离幅度较大时,需要对估值方法进行相应的修正。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明明认为,此类净值计提方法并不能简单理解为摊余成本法,而更应该视为市场中广泛存在的影子定价方法。在影子定价的基础上,资管产品不仅打破了刚性兑付的沉疴顽疾,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市价计量下净值大幅波动带来的潜在客户流失。

  影子定价可以理解为市值。2016年2月起施行的《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指出,对于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货币市场基金,应当采用影子定价的风险控制手段,对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

  《办法》规定,当影子定价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与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负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2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在5个交易日内将负偏离度绝对值调整到0.25%以内。当正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暂停接受申购并在5个交易日内将正偏离度绝对值调整到0.5%以内。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达到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使用风险准备金或者固有资金弥补潜在资产损失,将负偏离度绝对值控制在0.5%以内 。当负偏离度绝对值连续两个交易日超过0.5%时,基金管理人应当采用公允价值估值方法对持有投资组合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或者采取暂停接受所有赎回申请并终止基金合同进行财产清算等措施。

  而《指导意见》规定,金融机构前期以摊余成本法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加权平均价格与资产管理产品实际兑付时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偏离度不得达到5%或以上,如果偏离5%或以上的产品数超过所发行产品总数的5%,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产管理产品。

  考虑到货币基金披露的影子定价与摊余成本法偏离度在0.5%以内,分析人士认为,预计净值化管理对货币基金影响不大。但货币基金属于开放式公募基金的属性限制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将会有较大影响。

  不过,资管产品采用市值法估值仍是《意见》的鼓励方向。证监会网站上的信息显示,目前已上报的市值法货币基金共有4只,分别是易方达市值法货币基金、富国安惠市值法货币基金、中融市值法货币基金以及建信日日鑫市值法货币基金。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