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深度:通胀对商品与股票配置的影响

日期:2018-07-31 09:25:41 来源:网络整理

我国股市是以周期股为主的市场,所以大宗商品价格对上证指数有很大的影响。商品价格温和上涨,对股票估值有良性刺激,但商品价格增长过快,会导致通胀上升,会让股票估值受到伤害,从而形成“商品牛市、股票熊市”的滞涨经济。不过,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品价格影响通胀,而通胀作用于股市的路径并不是单一化的,还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刺激重心,由此才能合理把握商品和股票的配置。下面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研究近年来商品和周期股的战略配置。

  我国股市是以周期股为主的市场,所以大宗商品价格对上证指数有很大的影响。商品价格温和上涨,对股票估值有良性刺激,但商品价格增长过快,会导致通胀上升,会让股票估值受到伤害,从而形成“商品牛市、股票熊市”的滞涨经济。不过,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品价格影响通胀,而通胀作用于股市的路径并不是单一化的,还需要考虑货币政策的刺激重心,由此才能合理把握商品和股票的配置。下面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研究近年来商品和周期股的战略配置。

  研究背景

  通胀对权益证券估值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个方面,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估值方法即DCF模型,模型中涉及的折现率对估值有很重要的影响,因为折现率与通胀的关系密切,高通胀会带来高折现率,让未来现金流折现的价值变低,反之亦然;第二个方面,高通胀导致的商品价格变高以及融资成本增加,会让企业的利润和估值都相应减少。

  在温和通胀的背景下,配置商品和股票可以获得双向回报,所以根据商品价格对通胀的影响程度来配置商品和股票会得到优化。本文利用CPI作为通胀的高低标准,配合商品价格,来研究商品与股票的配置。

图为CPI与上证指数走势(2003—2009年)

图为CPI与上证指数走势(2003—2009年)


图为CPI与豆粕连续合约走势(2003—2009年)

图为CPI与豆粕连续合约走势(2003—2009年)


  商品型通胀主导股市

  名义上货币政策直接影响了通胀,实质上2003—2009年是我国城镇化与重化工业化的加速增长阶段,此阶段属于需求拉高商品价格,特别是以终端需求为代表的豆粕价格上涨,股票牛市是由商品价格带动的。2007年上证综指突破6000点,CPI在8月攀升至6.5%;2008年2月CPI到达历史高点8.7%。央行采取加息的方式来收紧货币,前后共有6次加息,并有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波股票和商品的牛市是经济向好的表现,GDP接近10年稳步上升,到了2007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4.2%的历史高点。因此,由基本面驱动的经济可以达到股票和商品的双牛市,随后商品价格脱离了基本供需,为股市大跌埋下隐患。

图为CPI与股市走势(2010—2016年)

图为CPI与股市走势(2010—2016年)


图为CPI与螺纹钢期货连续合约走势(2011—2016年)

图为CPI与螺纹钢期货连续合约走势(2011—2016年)


  步入2008年5月,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我国股市加速下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的负面影响被放大,使得我国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加工型行业的工人大量失业;生产需求的大幅缩减,使得PPI的回落传染到CPI,消费物价水平下跌,CPI从4月的8.5%降至12月的1.2%,我国经济从通胀直接进入通缩。为刺激经济,央行随后降息扩大货币供应,CPI迅速从通缩的困境中反弹。本阶段的货币政策是应对性的制定,由基本面驱动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带动股市上涨,通胀方面同样被商品价格拉动。

  金融属性商品的通胀与股市背离

  2010年,央行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加息;2011年则是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本轮通胀与我国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冲击所采取的两年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政策有关。同时,美欧为了让经济复苏或避免陷入债务危机,均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性的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对实物资产价格的推涨作用最明显,例如,房价上涨、大宗商品上涨,尤其是螺纹钢价格的上涨。

  不过,之前4万亿元的刺激政策作用于房地产类的投资,贡献GDP最大的不是以豆粕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终端需求,所以通胀快速反弹后再次回落,最终形成了通胀与股市的短期背离。股市在经济危机后表现得非常谨慎,货币政策作用不明显,GDP增速在2010年后跌破双位数。经济刺激政策的结果是,随着资本流入,商品价格上涨拉动通胀,终端消费却无法提振经济,所以股市行情惨淡。

  2014年,市场流动性宽裕,加上“改革牛”等引导性言论,让资金通过券商、信托、互联网金融快速进入股市,加之结构化产品、场外配资、加大市场杠杆等金融产品创新,所以后期的股市跳水完全是泡沫过多导致的恐慌性下跌。由于需求无法带动商品走高,产能过剩引发大宗商品大跌,所以商品泡沫破裂,由此拖累通胀,商品与股市的背离加剧。2010—2016年,GDP增速在失去双位数增长后,“保八”也失守,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转型期。

  总体来说,通胀对股市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通过研究通胀和经济刺激的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货币政策传导至终端消费商品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投资,即PPI至CPI的传导健康,温和通胀叠加商品牛市,才能带动股票牛市,但商品价格过高造成高通胀,对股市是不利的。如果货币政策作用于金融属性商品,通过刺激房地产来拉动经济增速,短期内经济表现和通胀都会提升,但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致命,最终导致通货紧缩,这样的经济刺激无法持续,所以股票市场的反应很难与其同步。最后,如果投资导向完全转向金融市场,那么通胀与股市会加速背离。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