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大赛道丨新能源车险已到破冰时,谁能笑傲江湖?

日期:2021-09-03 17:27:41 来源:网络整理

精选:稀土永磁发威,主力持续调仓,热点持续凋落。查看>>

 

  试问当今车险市场,谁可最先实现车险创新模式?

  答曰: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模式。

  原因,此乃大势所趋。尤其是今年,新能源车风起云涌,全球汽车产业迭代已在各大国间争先上演,疾行提速。分享一组前5月西方发达市场的新能源车数据:

  德国:电动车推动总销量,市场份额涨2倍

  美国:充电站部署给力,电动车销量同比增3倍

  法国:5月电动车销量增两倍,市场份额达17.3%

  英国:销量同比涨6倍,市场占有率接近15%

  意大利:插电式混动车增6倍,电动车市场份额达今年最高

  挪威:电动车市场份额达83%,内燃机汽车份额降至最低点

  瑞典:电动车市场份额为39%,未来有望达到更高

  荷兰:电动车销量涨2倍,市场份额达24%

  再看最大新能源车市场——中国预计2021年新能源车销量将过200万大关。

  联想今后5至8年,中国大量国Ⅳ标准及以下的在用车辆逐步淘汰替换进程,又将给新能源汽车市场带去怎样的发展空间?未来5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增速预计保持在40%以上。

  动辄翻倍的增长,各大国之间的角力,一场关于新能源车险的国家竞争已然启幕。

  这也是中国新能源车险专属条款已到破冰时的最大背景,多方调研业内征求意见后,不时传出相关消息。

  然而,市场期待几许?行业新能源车险条款出台后,市场可能发生哪些新的裂变?是否又会上演新的江湖传说?

  6月25日,由《今日保》主办、慕再思韬、车车科技、鼎然科技协办的“创新汇”第二期车险线下闭门沙龙,定邀约40人以“车险综改视野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为主题,展开了一场新车险的大讨论与畅想,形成两大背景共识:

  从产业角度而言,随着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手机厂商的不断入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倾斜、中美等国际市场的竞逐较量加大,国内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

  从格局角度而言,传统车险保费负增长、行业赔付率走高、大公司依旧拥有规模优势的踯躅发展下,中小保险公司能否通过新能源车险赛道的布局,实现车险业务的弯道超车,备受期待。

  两者叠加:新能源车险势必成为车险市场中新的竞争点。新能源车险的争夺价值,已不仅是车险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一场未来移动终端渠道的争夺,恰似当今手机移动端的流量争夺。

  得其者,得天下。

  《今日保》以上述沙龙为蓝本,集采各分享嘉宾与互动来宾之精彩观点,成此长文,以飨行业。

  1

  -Insurance Today-

  产品创新之难: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与三大风险

  从当前市场对新能源车险的认知看,新能源车因之在物理构造和系统属性方面与传统燃油车区别过大,实质上很难沿用基于燃油车属性制定的传统车险条款。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是存在巨大风险保障空白的,这也是目前行业的一大痛点。

  如何创新?在当前监管条件下,新能源车险在产品创新上,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慕再思韬咨询战略业务总监刘丹给出了他的判断:

  新能源汽车保险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车险产品或交通工具的附属产品,而要站在政策层面理解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保险行业可以思考绿色保险与新能源保险的共同发展。

  新能源车和燃油车最大的区别是驱动形式的转变。新能源车既包括纯电动、混动,也包括是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的驱动形式。从能量的产生和消耗角度,清洁能源包括发电、输电、储电和使用几个阶段。新能源车是清洁能源消耗的终端,清洁能源以电力形式得到利用。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符合智能网联车辆的宏观发展趋势,即新能源驱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融合发展,这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

  因此,新能源车险应是一种融合驱动形式、智能网联属性、自动驾驶或者高级辅助自动驾驶功能的一种综合性的保险产品。

  上述背景下思考新能源车自身的风险:

  第一个风险,是动力电池的风险。

  与传统燃油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高维保寿命不同:现有锂电池技术下,电池衰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尤其当电池健康度下降到60%-70%以下时,电池效能将呈断崖式加速下降。

  第二个风险,是车身构造的风险。

  与传统燃油车车身不同,新能源车无论是底盘设计,还是使用的材料都有较大不同,在碰撞事故发生时的响应也不同,对维修和理赔带来了不同的特点。

  第三个风险,是可维修性风险。

  目前新能源车的可维修性与传统燃油车存在较大不同。一方面是电池的封装密度高,可维修性相对较差。另一方面是智能设备(摄像头、雷达等)数量的增加,损失金额可能扩大。

  新能源车险的保障范围可充分考虑电动车的特殊点,如扩充电池责任、剔除非新能源车构造的传统燃油车责任(如涉水),并附加充电桩责任、第三方责任、自动驾驶、OTA等新兴风险。同时,还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对条款进行优化与迭代的。

  2

  -Insurance Today-

  定价之惑:需全面考虑车与车、车与环境、车与路、车与人间的交互风险

  相比新能源车险条款可能产生的变化,新能源车险的费率定价问题更是关系着每名车主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选择,亦是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市场普遍的反映是:新能源车的赔付率较高,但真的就应该高吗?如果理解为新能源车险再增加保障责任,是否应提高价格?这即是新能源车面临的定价问题。

  对此,鼎然科技的观点是:

  区别于传统的燃油汽车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在定价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需要特别考虑进定价里。

  一是,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赔付率定价逻辑,更需要借助车联网大数据来量化用户风险。

  新能源汽车搭载了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联技术,其配套的基础设置和标准也陆续在推出,车型的迭代很快,电池的技术也日新月异。

  因此,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价,也不能简单沿用传统的赔付率定价逻辑,更需要借助车联网大数据来助力各保险公司量化用户风险,转化保险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挖掘车辆大数据价值。

  从我们过去六七年与主机厂合作、包括跟国家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平台合作情况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490万辆左右新能源汽车静态和动态数据的清洗,并形成一系列的数据标签,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定价以及风控模型。

  目前我们的大数据标签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用于衡量新能源汽车本身的风险。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传统燃油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技术最为成熟。不同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池组、电机、电控这三大核心部件和其他零部件构成。电池技术的发展也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因此,电池、电机、电控实时数据与汽车本身的风险密切相关,需要在定价过程中考虑进去。

  另一类用于衡量新能源汽车与驾驶行为交互的风险。随着车联网技术的成熟,以及自动驾驶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上更多的运用。在定价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人、车、路、环境、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交互因素都考虑进去,同时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者的充电习惯和使用规律,也构成对车辆价值评估以及风险评估重要的方面。

  二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赔付率高,已经远远不简单是个定价问题。

  实际上,定价结果综合反应了社会、行业以及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险的运营效率。因此,社会需要更重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置的普及;行业需要更加重视新能源汽车损失评估标准的确定;保险公司需要更加重视新能源车险的运营管理,从数据、定价、承保、理赔到客户服务要形成一套综合性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运营模型而言,新能源汽车的运营水平的提升将更多的基于数据以及对数据价值的挖掘。

  3

  -Insurance Today-

  渠道之变:去中介化的直销模式,带来了新的多方博弈

  这是又一个核心问题,渠道之变。在新能源车险产品与定价的改变之下,渠道的模式,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革?

  车车科技创始人兼CEO张磊表示:车险渠道的分布正在发生改变。

  首先,车车科技通过最近一段时间对市场的近距离观察,特别发现综改以后,大量的保险公司因保费充足度下降,保单客单价下降约四分之一,进而对赔付率的关注变得非常敏感。

  同时,张磊也举例:近期集中走访十几家保险公司后,针对车险产品创新,如类似新能源、网约车等车辆投保需求时,一些保险公司的反应是:今年不求增量,主要任务是防风险,至于特种车辆、网约车、货车、还有新能源车,能不保就不保。

  这意味:车险综改后市场已进极为敏感,且高度个性竞争的阶段。过去高费用打市场、冲规模的经营方式和渠道销售策略,现在已经消失。

  但是,如果站在主机厂的角度看,主机厂也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痛点:

  第一个,新能源车的外部环境,保险业在去中介化,车商也在去中介化,直销模式出现。

  新能源车目前主要以电商模式销售,主机厂跨过4S店这类中介,直接在新车销售时捆绑保险公司车险产品,打包成金融服务方案给到消费者。

  第二个,直销直控的模式下,保险公司作为乙方,要求分一杯羹。

  新能源的新车业务去年还是“香饽饽”,今年就变成了“鸡肋业务”。新能源车企想找一个长期的保险战略合作伙伴,也开始变得困难。

  站在用户运营和直达角度,往年续保客户还有4S店主动续保服务,如今新能源车因4S店服务体系的缺失,在保险服务中也就缺失了很多服务网络和理赔网络。

  至于主机厂能不能运营好上述用户的保险需求,现在还是一个空白地带。

  对传统中介而言,可能在新能源车险的销售上面临淘汰。但怎样去满足这一空白市场的需求,是行业值得投入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向。

  4

  -Insurance Today-

  新能源车险条款落地考验之一:数据从何而来,真的没有数据吗?

  这是一个行业性困扰。

  一方面,新能源车只占整体车辆保有量的百分之二左右,保险公司自有数据积累量明显不足。

  另一方面,大部分新能源车的数据,都掌握在新能源车企手中,无法与保险业实现数据打通。

  缺少数据的现状下,如何在新能源车险条款出台后迅速落地,抢占市场先机?这是保险公司挺进新能源车险赛道的第一重考验。

  慕再思韬的观点是:新能源车天然具备海量大数据,利用好大数据是开发产品的关键,并给出了四块值得关注的数据:

  第一块是用户画像,通过车主日常行为对用户进行画像。

  第二块是维保数据,当车主回店修理、保养时的数据。

  第三块是车机数据,新上市车型大部分搭载了智能网联设备,具备远程故障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新能源车更是具备国标数据采集标准,以较高质量采集各维度的网联数据。

  第四块是电池数据。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需要通过若干项包括性能、安全和寿命的国标测试。

  对保险公司而言,应当主动进行研究和投入,尽早对新能源车数据进行积累和分析。尽可能主动往前走一步去寻找和获取数据,以便更好的进行产品开发。

  例如可以联合电池测试领域的专业企业,或委托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对电池进行测试或拆解。

  或者保险行业可以共同组建新能源车与电池研究实验室为新能源车险建立测试系统和能力,这当是行业需要迈出的一步。

  此外,在没有足够多的历史数据的情况下,能不能通过算法,尽可能高的去预测未来。这也是保险业需要去借鉴互联网公司的做法。

  鼎然科技则表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互联网时代的实用指南。

  固然当前新能源汽车占比仅有百分之二,但从发展历程看:2020年的渗透率已经占当年的新车销量的7.9%,2025年或者2030年左右,占比可能就是25%、35%,这是国家的规划。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时代的缩影,没有人能抵过国家的脚步。

  有公开资料统计,新能源车保有量约580万左右。这个维度的数据或许粗糙,但车厂一定有更精细的数据、秒级的数据。

  这些数据如何为保险行业所用,必须要做校验和修复,注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因此,行业不能简单就定义而去谈定价,这应该是涉及定价、承保、运营等一套整体的商业模式和风险解决方案。唯此,行业才能够实现消费者、车厂、保险公司,甚至科技公司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5

  -Insurance Today-

  新能源车险条款落地考验之二:新模式背后又将产生哪些新风险?

  这方面,张磊认为,无论市场怎么迭代和竞争,从用户角度看,首先关注的还是价格问题,新能源车险到底是涨价了,还是普遍的降价?价格是市场长期竞争的基础。

  如果从涨价的角度看,行业不会鼓励这种方式,因为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如果不涨价,因目前新能源车整体的高赔付率,保险公司又必须考虑亏损的问题。

  那是否可以从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产品?按照一些碎片化的方式定价?比如按天扣费,或者分期定价,这是市场可能出现的新模式、新风险。

  对碎片化车险,慕再思韬的观点:全球和国内许多模式,都有着多方向的尝试。如美国uber的网约车保险创新产品,首先需要区分是专职司机还是兼职司机,是营运车辆还是非营运车辆。区隔后,将之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区分非营运阶段,还是营运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接到了订单,正在赶往订单的路上;

  第三个阶段是车主已经上车,送车主到目的地途中。

  上述三块风险是不一样的:车上有没有乘客,司机具体的目的等是不一样的。

  Uber将三块定价分开做,保险公司需要以不同的费率承保不同的里程。这些都是对保险业定价技术的挑战。

  6

  -Insurance Today-

  新能源车险条款落地考验之三:市场格局将面临哪些新的冲击?

  多年以来,车险的江湖,奉行大者、强者为尊。份额更是各大险企的利器,新能源车时代,市场格局又会面临哪些冲击?

  张磊的观点是,如今,新能源主机厂会从更高的源头渗透,去参股保险牌照。

  包括百度车联网、腾讯车联网、华为汽车等给主机厂做ICT解决方案的软件服务商,可能也会是未来新车销售的主力。

  如此推演,车险销售渠道一定会发生变化,传统的中介可能消失,主机厂和软件服务商,未来可能会有百分之三十甚至更高的贡献。

  慕再思韬分析,很多给车厂提供技术的软件服务商,其实是有非常丰富的数据资源。

  从数据的角度开拓里程保险或者开展用户驾驶行为的保险,将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模式。

  而且上述模式和现在车厂直营化的趋势是高度一致的。

  未来的直营不仅是用户可以在app上下单买车,去展示店提车;未来直营也包括了整个服务的整合,自然就包括金融方案、保险方案,这些皆是直营的一部分。

  后记

  UBI车险,是否可随之重新崛起

  关注新能源车险发展之余,UBI也是一个持久的话题,是未来车险最广阔的想象空间之一。

  对此,张磊直言:

  UBI车险可能短期不会放开,但新能源汽车方面,可以多做些这种尝试。

  因为不管是新能源车险,还是综改以后的车险自主核保系数,毕竟放开了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一些保险公司正在根据不同的场景,在类似于像网约车或者新能源车的业务上进行微创新。

  比如此前按天计算的停驶退费,虽然没有动产品的条款,也是在现有监管产品框架下去执行,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在线的售后服务,对于保单的一个批改;有的人可能认为,这突破了现有条款。

  这也取决于保险公司本身对于创新的容忍度和胆量,不同地方的监管尺度也不一样。

  但一旦放开,因为保险产品没有产权保护,市场主体可能会互相抄袭,然后又变成一个投放费用的游戏。

  鼎然科技的观点是:新能源汽车是车联网大数据保险产品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比于早期的后装、前装车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天然就搭载了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联技术,并且有国家的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收集与监控,其数据维度也是远比传统燃油车收集的数据和字段更丰富和全面,因此成为一种更加智能的车联网生态。

  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是车联网大数据保险产品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就技术层面而言,无论UBI保险产品落地于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保险公司都需要未雨绸缪,总是要更清楚知道自己的成本和风险底线才能做好保险。

  就当前形势而言,行业可能会对整个新能源车险都有更多的期待,也呼吁对定价更大的宽容度。

  因为即便是新能源车险出台以后,行业出台的费率一定是一个范围,无论将车联网大数据的分析结果,用于定价因子还是风控手段,都很有必要。所以,新能源车保险可能会是UBI保险产品的一个重要领域。

  自主范围里,保险公司究竟该怎么定价?如果保险公司愿意主动拥抱变革,对新能源车险和UBI产品,应及早准备。

  当然,也有的保险公司认为新能源汽车赔付率高就不做。但时代的变革,没有人可以阻挡,不如主动拥抱变革,在新的市场上争取弯道超车的机会。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在互联网时代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今日保。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