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港交所为何要给同股不同权和生物科技公司开后门?

日期:2018-04-26 17:36:35 来源:网络整理

  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蚂蚁金服等巨头,以及快手、斗鱼、微医、陆金所等“小独角兽”都可能成为这项新规的第一批受益者。

港交所金融大会堂举行开幕礼暨新春开市仪式 / 视觉中国

港交所金融大会堂举行开幕礼暨新春开市仪式 / 视觉中国

  记者 | 刘景丰 马芊

  编辑 | 赵力

  4月24日下午,香港交易所发布早有酝酿的IPO新规,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同时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该政策于4月30日起生效,即时接受上市申请。

  早在2017年12月15日晚,港交所就曾宣布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彼时,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称这个改变“是香港市场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

  什么是同股不同权?为何港交所会针对生物科技公司“开口子”,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记者采访了相关创业者和投资人,为你带来最新解读。

  同股不同权更利于创始团队保持独立性

  所谓同股不同权,是指同样的股票份额拥有不一样的表决权,在国外资本市场也叫二元制、双重股权结构以及AB股结构。比如在股权结构中,公司股票分高、低两种投票权,高投票权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权,称为B类股,而低投票权1股只有1票甚至没有投票权,称为A类股。

  在港股市场,AB股制度也存在过一段时间,该制度1970在港交所兴起,不过实行期间出现了公司治理,企业控制权斗争乱象,该制度仅存活20年左右时间,1989年港交所取消了B股上市,目前太古是香港市场上唯一一只拥有AB股的企业。

2017年8月9日,香港,港交所 / 视觉中国

2017年8月9日,香港,港交所 / 视觉中国

  复星同浩资本管理合伙人刘琦开说,双重股权结构是新时代下的游戏规则的调整。以前都是同股同权,新时代下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资本的要求也越来也大。对于创新企业来说,在资本与智本(创始团队的能力)的博弈中,同股同权的制度下,资本会主导创始团队智本的未来,不利于新时代技术的发展。

  “为了适应让资本与智本各取所需,保持创始团队的独立性,所以才设置了同股不同权,这是时代的需要。”

  刘琦开介绍,国内的双重股权结构的科技公司主要存在于信息技术、互联网领域,内地最典型的同股不同权企业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等。

  生物科技公司有特殊周期性

  艾尔普再生医学是一家研发生物细胞药物的医药公司,其创始人兼CEO王嘉显表示,研发型生物科技公司需要长久投入,而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盈利,但是这并不代表企业没有价值。该政策的出台,会极大地推动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速度,吸引一些原本打算美股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回到港股。这其中,国内一流的生物科技公司如信达生物、华领医药等都有在港股上市的计划,许多医疗领域的创业公司也开始把在港股上市作为公司未来优先选择的资本市场。

  在常年关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刘琦开看来,港交所单独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可IPO,主要有三个考虑:第一,欧美资的本市场中有生物科技公司未盈利上市的先例,这是个很好的参考逻辑;第二,生物科技领域有独特的周期,从理论研究到动物实验、再到伦理验证、再到临床验证,在产品或者药品上市前会有一个很长的周期,每一环的发展也很不容易;第三,生物科技是人类健康的基石,所以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会有更大的包容,让资本支持其发展。

  而对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们来说,这一政策新增了机构的退出通道,等于说整个投资退出形成闭环形,影响大量前期投资生命科技的机构的布局。

  随着政策的越来越开放,香港正受到内地科技公司一片欢迎。而香港市场对于新经济公司的追捧,也一度引发其开盘的火爆。

  有业内人士分析,小米、蚂蚁金服等巨头,以及快手、斗鱼、微医、陆金所等“小独角兽”都可能成为这项新规的第一批受益者。

沈阳:小米之家

沈阳:小米之家

  去年12月,寻找中国创客在港交所宣布将修订上市规则后,即针对上述两规则刊发了深度报道《港交所发布新规,机构批量退出或重现》,以下为节选:

  港交所发布新规,机构批量退出或重现

  12月15日晚,港交所宣布将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两个章节:接受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无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外还将修改第二上市的相关规则,方便更多已在主要国际市场上市的公司来港进行第二上市。

  “这是香港市场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如是说。

2016年11月18日,深圳市, 港交所推介会上的李小加 / 视觉中国

2016年11月18日,深圳市, 港交所推介会上的李小加 / 视觉中国

  第二天一早,复星同浩资本管理合伙人刘琦开把这个消息抛在同行的微信群中:“大大利好!”在他看来,未来将主要吸引三类企业赴港上市:市值100亿以上的新经济企业;美国已经上市的100亿市值企业;以及市值15亿以上的生物科技企业。

  面对即将到来的“一波行情”,刘琦开和同事们立即开始梳理内部机会。临近年底,他们可能要迎来一波愉快的加班了。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