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豫晋冀陕甘今年新上16条生产线,都有谁在扩张

日期:2019-10-31 00:07:57 来源:

近两年,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全国各产区均放慢了扩张的步伐,陶瓷企业新上生产线更加谨慎,但是并没有完全停下脚步。近日,记者对豫晋冀陕甘五省今年投产、在建的瓷砖生产线进行统计时,发现竟然有16条之多,不过这其中包括2017年开建、2018年投产的生产线。

 

▲北方新投产生产线。

 

4条线投产,12条在建

据了解,陶瓷企业新上生产线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新建企业建设的生产线;现有陶瓷企业为了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配套扩建生产线;现有陶瓷企业为了城市扩容让步,对生产线进行了异地搬迁。

按区域布局来看,16条新建瓷砖生产线中,河南数量最多,达到了6条;山西次之,有5条;然后陕西3条、甘肃1条、河北1条。按形象进度来看,16条生产线中,4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12条生产线仍在建设中。按产品种类来看,内墙砖生产线最多,有6条;仿古砖生产线3条,抛釉砖生产线3条,薄板生产线1条,其他生产线2条;按建设原因来看,新建企业上线6条,企业扩建生产线8条;异地搬迁生产线2条。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今年北方陶瓷新建生产线,除了围绕紧跟行业及市场大的走势以外,更加注重产品差异化、个性化。比如薄板、功能性瓷砖以及通体产品,都是对当地区域内产品种类的完善和补充。同时,新建生产线也非常注重新技术的利用,比如干法制粉技术。另外,这些新建生产线也非常注重环保设施的投入,相对于以往生产线来说更加环保、节能。

10条在建生产线年内投产

据采访了解,目前豫晋冀陕甘在建的12条生产线中,10条生产线将会在年内投产。

近些年,河南陶瓷产业一直处于迅猛扩张的状态,虽然2015年以后扩张势头有所减缓,但是每年也都有新生产线投产。目前,河南在建的6条生产线都是2017年开工建设,贝利泰陶瓷二线已基本建成,6月份将试生产,主要生产仿古砖、薄板;洁石集团日产4.5万平方米的300×600mm内墙砖生产线也将在6月份投产。

据知情人透露,圣诺陶瓷总体规划建设3条生产线,或主要做地砖和发泡陶瓷,目前2条生产线的厂房已基本完工。禹州冠盛陶瓷是联丰陶瓷异地新建项目,计划建设2条内墙砖生产线,其中一期1条日产4万平方米的内墙砖生产线将于年内建成投产。另外,晋成陶瓷的新建的抛釉砖生产线也正在加紧建设中。

山西也是近两年新建企业和生产线较多的省份,2017年山西有4家陶瓷企业开工建设,其中3家企业4条生产线建成投产。今年山西规划建设5条生产线,目前1条生产线投产,4条生产线在建。今年4月份,宏腾陶瓷二线仿古砖生产线顺利投产,宏腾陶瓷2013年建成,原有1条日产陶瓷彩瓦生产线。

垣曲县作为山西比较活跃的新建陶瓷生产基地,去年新建的金世家陶瓷就有2条大型生产线投产,中条山集团也开工建设2条生产线。据中条山陶瓷项目负责人王新建介绍,中条山集团作为我国华北地区最大的铜联合企业,主要是利用丰富的铜尾矿生产瓷砖,具有辅料成本低、绿色环保等特点。据悉,今年9月份中条山一条日产3.5万平方米的内墙砖生产线将建成投产。另外,华屹陶瓷、世嘉陶瓷均有一条内墙砖生产线在建,预计近期将会投入生产。

陕西省韩城市也是近两年北方较为活跃的产区,除了现有的腾龙、龙飞陶瓷外,去年又新建了滕利陶瓷。据知情人透露,滕利陶瓷新建的2条生产线以生产地砖为主,每条线设计产能均在4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建设工作基本完成,近期将正式投入生产。另据消息,华达陶瓷4条内墙砖生产线也启动建设,预计将在年内建成投产。

甘肃恒大陶瓷去年就启动了二线的建设,目前已经出砖。据恒大陶瓷营销总经理陈彬彬介绍,恒大陶瓷这条生产线既能生产抛光砖,也能生产抛釉砖,日产量4.3至4.5万平方米。

河北近两年在环保的重压之下,陶瓷产业的扩张几近停滞,产区规模也渐趋稳定。今年除了金汇陶瓷异地搬迁的生产线外,目前没有其他的生产线在建。据相关人士介绍,金汇陶瓷由于地处曲阳县城区,为了让步城市发展,金汇陶瓷进行了搬迁重建。3月5日,金汇陶瓷新建的1条生产线点火投产。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生产线是行业内第一条干法制粉地砖生产线。

 

陶企今后扩张空间有限

16条只是目前已经投产或在建的生产线,其实并不是计划新上线的全部。记者在去年“陶业长征”走访企业时了解到,多数陶瓷企业在建设之初,都规划了多条生产线,目前只有部分生产线建成,仍有较大的扩张空间。在采访时,也有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要近期新上生产线,只是目前还没有启动。

对此,有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每个陶瓷企业老板都有一颗扩张的心,只是这两年迫于产能过剩和市场环境的压力,“不敢”扩建罢了。特别是近两年环保压力陡然加大,投资风险倍增,现有生产线尚且不能满负荷生产,并且随时都可能被停产,很少有企业再冒这个风险。

另外,近两年北方产区政府对发展陶瓷产业的态度也出现了大的转变。前些年,在“南陶北上、东陶西进”的产业大转移中,北方很多地方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力以赴承接产业转移,也就是在那个时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陶瓷生产基地。

然而,当环保风暴疯狂袭来,陶瓷企业成为当地环保沦陷的重灾区,特别是随着环保问责力度的持续加大,产区政府承受了巨大压力,发展陶瓷产业热情也随之消失殆尽。

“其实,陶瓷产业对当地经济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在促进工业及三产物流、餐饮、住宿等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解决了当地大量剩余劳动力,大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陶瓷企业负责人说。

“政府之所以态度转变,一方面是因为陶瓷企业交税不够多,对当地财政贡献不大;另一方面,在一些当地干部眼里,陶瓷企业不再是政绩,而成了‘麻烦制造者’”。该负责人一针见血的指出。

尽管仍有产区提出要引进陶瓷企业,不过都大大提高了标准,不但以往的特殊优惠政策不再享受,而且必须要以天然气为燃料。

一个地方培育一个产业非常不易,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既然产业形成了,就要善待这个产业。我们很难相信,在当前环保形势下,一个企业环保做不好,怎么可能会生存下去。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