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消费四十年│吃饭这件小事

日期:2018-06-01 10:03:38 来源:网络整理

苏轼词中有云,人间有味是清欢。

中国人不仅以食为天,更以食为乐。

自古以来,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里不可割舍的重要部分,古语即有言“食者,民以之为天”。放眼今日,吃饭这个问题早已超越了果腹之需,而变成了一件具有仪式感和文化内涵的事情,四季皆有生蔬鲜果,宴饮动辄海鲜肉糜,大部分国人都常常为了决定吃什么而大伤脑筋。

吾日三省其身,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消费四十年│吃饭这件小事

但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这几乎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人们对美食几乎没有什么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吃饱尚且圆满,不求吃好吃精吃得健康。

1953年11月,北京发行“面粉购买证”,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粮票。之后,各级政府机构发行大量不同名称、数量、用途的粮票。1955年,全国第一套粮票正式流通,拉开了中国长达38年之久的“票证经济”的帷幕。那时候,年轻夫妻结婚在蜜月旅行之前,要攒够计划所经之地的粮票或者是攒全国通用的粮票,那时候有钱还不能任性,还要有粮票,否则可能就有饿肚子的风险。

消费四十年│吃饭这件小事

粮票是1955年到1993年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着粮食的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面向普通民众发行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供应凭证。

粮票和票证制度的兴起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产物。方寸大小的一片薄纸,却代表着关系生死的吃饭权利。那时的人们,每日辛苦打拼,只为有饭糊口,甚至连吃饱对有些人来说都已是奢望。

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出版的各类辞书中,都找不到“生活方式”这个词,当人们在生活中用到或说起这个词的时候,也很少用来表达正面的意思,常常充当“反面角色”,例如说某人沾染了“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当时,生活方式是一个充满了禁忌色彩和政治氛围的词,好像中国人压根儿就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物质的极大丰富,有了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分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方式,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就多次使用“生活方式”这个概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序曲,人们好像突然发现了这个词的巨大价值,关于生活的愿望和憧憬日渐苏醒,生活有了奔头和理想,人们开始谈论生活,展开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路。就像当时的一首歌唱得那样,从那以后,“幸福的花儿竞相开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消费四十年│吃饭这件小事

没有人会质疑,粮票在曾经的中国,是怎样攸关生死的存在。曾深刻体会过饥饿感的人们都会感慨万千。

然而在1978年,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切却都慢慢开始改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国家的物资日渐丰富,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也越来越松动。

80年代的中国,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着悄然却显著的改变。家家户户的粮票都从紧张拮据慢慢变的有所盈余,餐桌上的一日三餐,不再只是以馒头米饭为主导,鱼肉蔬果的身影渐渐多了起来。人民的总体生活水平日渐提高,能够吃饱终于不再是一个普遍紧张的问题。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