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兵临我国债券评级市场 有望洗礼评级乱象

日期:2018-04-26 14:42:54 来源:网络整理

    鲁网3月30日讯(记者 魏好勇 特约记者李炎)3月2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证实,最快一个月后国际三大评级公司就有可能在国内独立挂牌营业,正式在我国境内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

  该负责人透露,三大评级机构美国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均已经提出申请,其中穆迪和标普“可能会走的快一些”。

  3月2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规则》,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信用评级机构在境内开展债券信用评级业务,协会将对申请注册的评级机构开展市场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行分层分类管理。

  有分析认为,引入境外评级机构“有助于整治评级虚高现象、促进信用评级行业健康发展”。虽然有观点认为,国际评级机构利用垄断权在危机来临之前通过维持较高评级制造虚假安全,在危机蔓延之时通过降低评级刺激危机恶化。但更多业内人士认为,外资的进入或将发挥“鲶鱼效应”,推动境内债券评级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评级机构倍受诟病,这与评级机构的盈利模式密切相关。其模式为发行人付费参与评级,同时评级机构为盈利强行推广评级软件,导致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有待检验。

  据北京商报报道,今年1月初,中诚信证券评估有限公司、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因为在评级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不严谨,收到了上海证监局的警示函;一个月前,大公国际资信因内部管理存在缺陷、财务管理独立性不足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东方金诚则因业务人员未充分应用评级模型、未严格履行相关评级工作程序被出具警示函。

  上述负责人认为,目前国内评级机构一方面做评级,另一方面又做咨询,显然会影响评级的公正与客观。

  实际上就在3月28日下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约谈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据介绍,被协会约谈其中一个方面就因“收到企业举报、媒体报道后协会认为有必要让评级公司说清楚”。

  3月21日,大公国际出具《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新光控股存在“有息债务规模大,大部分在18年和19年,存在集中兑付压力”,其中4月有36亿债券到期、9月份有30亿到期、10月有36亿到期、11月有16亿到期;与此同时,公司优质资产已被抵质押,受限资产规模较大,子公司股权质押比例高;同时,对外担保存在3.26亿的代偿风险。但即便有上述诸多“硬伤”,大公国际依然将新光控股评级由AA上调至AA+,令债券市场一片哗然。

  不仅如此,2月24日,大公国际突然降低某集团评级,将某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月26日,某集团发表声明认为,2017年某集团生产经营稳健向好,经营业绩超过市场预期。大公国际未能充分掌握齐星担保事件所取得的尚未公布或公告的重大进展,评级结果未能真实、客观、公正的反映公司经营及担保状况。

  采访中,相关金融机构和投资界人士认为给某集团降级是不合理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大公国际“一意孤行”对行业会产生恶劣的影响。

  债券市场研究人士同样看好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中债资信政策研究部总经理杨勤宇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曾认为,加快推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和对内扩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适当引入境内外评级机构进入市场,有助于强化优胜劣汰,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其次,推动评级行业的包容式发展。评级行业的有序开放有利于促进境内外评级方法和技术的碰撞,推动评级标准体系趋于一致,提高评级结果的可比性和参考性。最后,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行业管理机制。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