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市场变天了,赚钱思路要跟上!

日期:2018-08-10 23:47:13 来源:网络整理

这两天,朋友圈被“资管新规”刷爆了。

有文章的标题是:

资管新规落地!再不转变理财思路可能血本无归

还有文章题目是:

100万亿大洗牌,资管开启新时代

陈果问我,小米,我怎么有种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赶脚!这个资管新规有啥影响?

如果你和陈果有同样的疑惑,听我说说。

(哎呀,假期还码字,我是不是很勤劳,别忘了给我点赞哦)

资管新规出台,受影响的产品包括:


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的投资理财产品。


但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会受哪些影响呢? 1 打破刚性兑付,理财产品不得保本保息

今年银行非保本理财的发行比例维持在2/3左右,但是根据银行披露的数据,绝大多数产品都能如期兑付本息,几乎不存在理财产品亏损的情况。

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3月份共有15212款理财产品到期,6149款产品披露了实际到期收益率,共有157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收益达标比高达97.45%,没有一款产品亏损。

实际上,之所以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达标比这么高,就是归因于银行的刚性兑付。

但是今后这种现象将不会存在,银行不得承诺保本保息。


要严格执行“卖者尽责、买者自负”,产品亏了投资者要自己承担损失。

2 产品实施净值化管理

目前绝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封闭式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产品的期限是固定的,有预期的收益率。

但是今后这种产品要向净值化转型。

什么是净值型理财产品?

这种产品可以是封闭式,也可以是开放式的。

但是没有预期收益率,银行要定期披露产品的净值,跟基金比较相似。

产品的收益率是不断波动的,有可能连续上涨也有可能连续下跌。

目前只有部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行净值型理财,发行比例较低,主要是银行投资者都不买账。


银行需要定期披露产品的收益,成本较高,而投资者也不太能接受这种收益波动频繁的理财产品。

但是资管新规实施之后,理财产品全部实施净值化管理,投资者将不得不接受。

3 90天以内封闭式理财停止发售

2017年之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在4-5个月之间,90天以内的理财产品占比较高,在40%左右,由于流动性比较高,深受投资者喜爱。

资管新规意见稿发布之后,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的占比逐渐下降,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4月份3个月以内理财产品占比降至30%以内。

资管新规指出,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要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这也意味着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平均期限将继续拉长。

资管新规实施之后,意味着3个月以内封闭式理财将彻底停售。

不过米米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就买不到短期理财了,因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也有部分是开放式的,可以有条件随时支取。

如果投资者只想进行短期投资,可以考虑开放式净值型产品。

4 保本理财将停售,取而代之的是结构性存款

本次资管新规针对的是银行的表外理财,即非保本理财。

但文件同时提出,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管业务,而银行的保本理财正是所谓的“表内资管业务”,所以以后银行的保本理财要停售了,投资者将买不到保本理财。

不过去年底开始,银行开始大力发售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与保本理财差不多,大多在4%-4.5%之间。

结构性存款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存款,但是在存款的基础上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类期权,产品的收益率不仅与存款利率相关,还与这些标的价格浮动挂钩。

银行之所以会大力发行结构性存款就是为了规避监管,结构性存款虽然纳入表内,但不算资管业务,要缴纳准备金。

不过由于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势头上升太猛,预计将有专门针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文件出台,以规范市场发展。

本次新规将过渡期调整到2020年底,给了银行足够的调整时间。

将花呗额度提升至5万的最全攻略

关注:财秘笔记,回复“2”获取

新规实施之后,

我们该如何购买银行理财?

米米认为,资管新规无论是对银行还是投资者都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投资者今后需要转变理财思路了。

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投资建议:

1 短期影响不大,可以按部就班购买理财产品

由于央行给了银行一年多的过渡期,如果算上意见稿的话,其实过渡期有两年多,银行需要循序渐进进行调整,不会立刻就转型。

所以,短期内封闭式预期类理财产品、90天内封闭式理财产品仍然会继续发售,投资者不必惊慌,可以继续按部就班购买理财。

2 改变理财思路,提升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

以前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觉得肯定是安全的,反正有银行去兜底。


但是今后这种理财思维必须转变,产品赚了就是赚了,亏了就是亏了。


投资者需要提升自己的理财水平及风险防范意识。

3 尝试净值型理财产品

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行的净值化产品相对较多,投资者可以先尝试一下这类产品。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