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资管新规落地 理财市场将迎巨变

日期:2018-05-11 16:33:20 来源:网络整理

  近日,被称为金融行业资管领域“宪法”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终于在千呼万唤中落地,作为首部由多部门起草、对大资管行业进行统一监管的纲领性文件,此次资管新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被业内看做是重塑国内金融行业的纲领性文件。事实上,资管新规既涉及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等多类机构发展要求,更关乎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钱袋子”,在此次新规中,“消除嵌套、严禁资金池、打破刚性兑付、严禁保本保收益”等要求,或将对普通投资者最喜欢的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一定冲击。

  那么,资管新规到底将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怎样的变局?投资者又该如何布局未来的投资?本期财经周刊将为您解读。

  A 政策细节符合市场预期

  相比于去年11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此次发布的资管新规正式版,整体上略放宽,《意见》中打破刚兑、阻断监管套利、解决非标问题的政策主线不变,多处定义进行了详尽补充;监管节奏上,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年底,对提前完成整改的机构,给予适当监管激励;政策细节立足实际操作有了细节调适;参与者方面,明确私募投资基金在资管行业中的参与者位置,私募基金参与委外合作合规化。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规的发布,整体而言对资管行业的短期压力较小,市场紧绷的情绪经过5个多月的过渡得到一定的纾解,但无疑对行业长期规范化发展意义深远。

  私募基金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认为,新规在细节上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且兼顾了市场诉求。首先,净值化转型不会“一刀切”采用市价法,允许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计量,满足了非标资产实际操作的需求。同时,《意见》也明确指出,如果偏离度超过5%,则该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以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的资管产品,不可谓不严;其次,个人投资者门槛略有提高。个人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条件为“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总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中并无“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的限制;再次,私募产品的分级限制放宽,非开放式私募可以分级。意见中删除了“投资于单一项目比例超过50%的项目类私募也不能做份额分级;投资债券、股票等标准化资产比例超过50%的私募产品。”

  杨玲认为,正式稿出台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这意味着资管行业在统一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行业将逐步迎来天朗气清的环境。未来,资管行业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趋势将更明显。在行业规范、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对优质投资机构的合作需求都会大大增加。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金融监管从“以堵为主”变成“堵疏结合”,在金融业统计口径、互联网整治中,都体现了“密密缝”的补短板思路。只有实现“堵疏结合”,才能完成有效地统一监管,有效实现防风险和平稳开放。

  B 私募基金迎来重大利好

  2015年和2016年,银行委外资金涌入资管机构,私募基金凭借自身的管理能力,吸引了超万亿的委外资金,尤其是债券私募,六七成资金来自银行。不过,2017年以来市场震荡、监管趋严,银行委外规模缩水,与私募的一些合作也被叫停。而此次资管新规落地,作为重要资金来源的委外业务受到关注。业内人士认为,私募基金和银行委外的合作可能会开启新模式。

  此次资管新规允许银行委外资金投向私募。《意见》明确指出,资管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管产品,且“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杨玲认为,新规条款明确允许银行委外资金或其他资管产品,投向私募基金,对真正有投资管理能力的私募机构无疑是重磅利好,过去,私募由于不是持牌机构,处在尴尬地位,大多只能用通道模式与银行合作,如今,双方的合作有了法规的支持,私募可逐步走出灰色地带,可以说,《意见》为双方未来直接合作打开一扇窗。

  事实上,《意见》表达的相关内容,不仅仅是私募行业的心声,也是银行等机构多方的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随着存款利率上限上浮、金融监管措施推进,银行未来存贷利差缩小,利润的压缩也迫使银行转型,对与优质投资机构合作的需求也更为迫切。这些都意味着,未来,整个行业合作共赢的路将更加宽广。

  而新规之下,私募和银行委外的合作模式或许将发生改变。据私募行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业内对委外产品的合格投资者、嵌套、结构等多个方面存在诸多困惑,需要进一步的细则或处理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说,资管新规有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会更容易得到市场和投资人的认可。打破刚兑和禁止保本保收益,也会引导教育投资人建立正确的理财观,以后市场会逐步出现头部效应,投资管理能力强的私募肯定能够得到发展。

  C 银行资管业态或将重塑

  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资管产品主要包含七大类,分别是银行理财、信托、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管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资管产品总规模达到108.55万亿(不考虑交叉持有)。其中,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9.54万亿元,占比27.21%,在所有资产管理机构类型中占比最高。而资管新规带来的冲击,银行理财首当其冲。

  此外,很多投资者选择银行理财,主要原因就是不仅保本保收益,收益还比存款利息高,而在资管新规中,明确了资管产品应为非保本产品,保本理财被划出银行理财已是板上钉钉。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共有56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9.35万只;在29.54万亿元的理财产品中,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为7.37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24.95%。另一方面,22.17万亿的表外理财中,约有80%-85%以上为预期收益型产品,其余的净值型产品计价方式也大部分不符合新规对净值计算的要求。一位商业银行分析人士认为,如若过渡期结束,表外理财预期收益型产品做净值型转化,将产生资金分流,一些小银行的投研能力和净值管理的基础条件有限,可能转而与私募合作;部分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可能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