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天下财经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天下财经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 我国

日期:2018-05-11 18:17:27 来源:网络整理

本报记者王尔德北京报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就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

3个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

《21世纪》: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你如何理解?

黄汉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第三次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源等成本比较优势,与引进的外资、技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快速推进的工业化道路。

三十多年来,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一路高歌猛进、快速增长、由小到大,成为“世界制造工厂”。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在2010年达到19.8%,首超美国居世界第一,2014年进一步上升24.1%,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主要工业品产量名列世界前茅,在联合国统计的500多个工业细分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类型覆盖从粗钢、煤、水泥等大宗原材料到服装、手机等消费品。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1.5%。可以说,这些成绩有目共睹、世界公认。

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虽然在“量”上是世界第一大国,但在“质”的方面仍然处于中低端水平。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我国产业仍然依靠价格竞争、以量取胜为主,不仅付出了很大代价,也留下很多隐忧。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我国产业无论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方面,还是在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根据张明德和蔡银寅(2015)的研究,我国22个制造行业中,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行业有12个,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只有3个。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资源禀赋发生变化,特别是人口红利消失造成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我国产业发展遭遇供给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和需求侧消费升级双重压力,面临中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产业向低成本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及产业资本“脱实向虚”三大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国产业发展仍然依靠要素驱动、仍然停留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肯定没有出路,只有依靠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才能破解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困局。

迈向价值链中高端产业基础已具备

《21世纪》:目前,我国产业是否具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基础条件?

黄汉权: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和改革开放之初的三十多年前相比,我国产业无论是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上,还是产品数量、档次上,或者在产业体系上,都不可同日而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产业具备了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四个基础条件。

首先,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比较完整。按照现代工业体系划分,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有利于我国产业在迈向中高端过程中高效便捷地实现产业配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配套成本。有外国媒体曾戏言,制造业在国外需要半个月才能找到的零件部配套,在中国一天就能做到。

其次,科技人才支撑能力增强。我国整体创新能力已跃升至全球较高水平,正在从跟跑走向并跑阶段,部分领域处于领跑地位。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6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中国名列第22位,是唯一进入前25强的发展中国家。在研发投入方面,2016年我国全社会科技研发资金达到1.55万亿元,占GDP比重2.11%。在科技平台建设方面,我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保有量、尖端程度以及更新换代速度处于世界较高水平。在科技人才方面,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每年毕业大学生数量全球第一,工程师、教授等高级人才数量庞大。

第三,市场需求规模巨大。市场是现代经济最稀缺的资源,谁掌握市场,谁就占据竞争主动权。我国拥有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而且每年保持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消费需求将为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四,政策支持框架基本形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培育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先后出台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从财税、金融、科技、土地、贸易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支持框架,对引导社会资源要素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事实上,我国部分行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已经先行一步、取得成效。在消费品领域,我国的纺织服装、白色家电、机械电子等行业出口竞争力较强,生产设备处于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海尔、格力等部分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已经崛起。在装备制造领域,我国的高铁、核电、电信、智能电网等行业已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在大规模市场化和建设方面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载人深潜、量子通讯、铁基超导和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大批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就。同时,我国已经出现了华为、海尔、中兴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

《21世纪》:那么,如何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黄汉权: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是工业化国家的共同追求,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拉美国家上世纪70-80年只差临门一脚就可以迈进高收入国家门槛,然而,由于产业没能及时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持之以恒。由于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加上体制机制仍不完善,产业迈向中高端的道路注定不平坦。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十九大报告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结合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着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是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关键。今后一个时期,要加快构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迈向中高端的发展新格局。重点是加强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努力攻克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战略前沿技术,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免责声明:新闻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等,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如涉版权,联系处理。

官方微信